马爸爸喊了:“新零售”,全国电商心神激荡
马化腾的腾讯:”零售没什么新不新的。“
我们不吵,我们聊聊社区新零售。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资料:
从场景来看,阿里所提的新零售更多的是侧重于大型生活广场、大型百货商场、大型家电商场、大型购物超市等商业区零售业态变革,而线下社区作为零售终端的重要消费场景之一,也正在进行新零售式的变革,京东到家、顺丰优选、爱鲜蜂(中商惠民控股),以及近期突然冒出来的诸多便利店项目都在做这件事。
不过,由于社区商业的覆盖面非常广泛,包括便利店、商超、生鲜水果、零食、烘焙、配送等诸多方面,有时候创业项目很难一句话解释清楚究竟在做事什么。例如爱鲜蜂,有些人把它看成掌上便利店、有些人把它看成配送服务公司,有些人把它理解为社区电商,今后爱鲜蜂以及同属社区电商零售市场的项目都可以用“社区新零售”一句话五个字来概括自己所属行业。
新零售的核心要素就是线上与线下在整个零售业态各环节中的融合发展,而各社区电商零售公司一直以来都在做这个事情。
社区新零售”并不只是概念,看看所谓的“新”,新在何处?
社区便利店是最为基础、最为传统的社区零售业态,而在这个基础上,又出现了7-11等国际风格的新型便利店,另外电商在社区市场的渗透也日渐加剧,在经营品类和服务内容上,社区市场的消费形态也愈发多样,如今的社区新零售已经演变出诸多全新的消费特征,概括整理一下大概可以总结出14个“新”特征所在。
第1,“新”的消费方式。这一点最好理解,最为传统的社区消费形式就是在线下去到便利店以及社区周边的餐饮、商超、水果店、菜市场等场所消费,而如今这全都可以在线上完成,并有送货上门的服务,消费方式的变化奠定了社区新零售的市场基础。
第2,“新”的用户特征。不同消费方式的用户有着明显不同的基本特点,线上消费主要以40岁以下的中轻年群体为主,类目主要是食品、饮料、水果等,而以日用、厨卫、蔬菜为主体消费品类的40岁以上的群体暂不适宜线上,但这部分用户的社区新零售空间更大。
第3,“新”的市场环境。互联网接入之后,放大了社区市场的竞争关系,各商家需要在互联网上进行竞争,这改变了原有的市场环境;另外便利店开始尝试卖水果、蔬菜、快餐、提供充值缴费购票等服务;周边的大型商超以及传统电商也都纷纷在尝试进入社区市场。
第4,“新”的经营品类。如今社区零售的经营品类出现明显变化,过去是以便利店的日用百货为主,而这几年生鲜、水果、餐饮在电商的刺激下已然成为重要的社区消费品类,此外,零食、熟食、烘焙等也有不错的成长,社区消费市场“吃”的比重越来越大。
第5,“新”的增量刺激。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想吃东西又懒得下楼购买最终不了了之的情况,而随着社区零售中加入终端配送能力,可以将那些原本可有可无的消费需求转化成具体的市场消费,这种需求还算经常出现,可刺激社区消费市场的增长。
第6,“新”的运营理念。市场环境变化加剧了同业竞争,社区零售业态的运营工作价值开始凸显,过去只需要等客上门完成交易即可,在加入了互联网的数据分析、营销推广和客观关系管理之后,社区零售可以通过自主的运营挖掘来提升交易额。
第7,“新”的商业规则。社区商业原本属于亲疏型关系经济,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各自熟悉固定首选的消费门店,可如今消费者在线上下单意味着将远离店主,同时专业连锁店取代了部分夫妻店,亲疏关系或被弱化,这时配套的社区零售商业服务将发挥价值。